在利辛县孙庙乡振兴村,几十年不养牛的李生远,开始重操旧业;从昆明嫁过来的范石茵,正在通过养牛实现她的盖楼房、买汽车梦想;两年前养殖15头牛的李法辉,如今已养殖100多头,豫鲁皖一带家喻户晓的名小吃淮南牛肉汤,用的部分牛肉就来自他的养牛场……

  今年,利辛县在全省率先实施“秸秆变肉”工程,出台“牛十条”,推进肉牛产业强劲发展。安徽省也正在实施“秸秆变肉”工程。这让振兴村驶上了发展新赛道,也让很多村民鼓起了“腰包”。

  10月9日一大早,振兴村关庙自然庄村民李生远像往常一样,去看他的“宝贝牛”,观察牛的状态,喂喂草料,清清场地,然后才去地里干农活。

  李生远其实只养了两头牛,而且才养了几个月,对于他来说,养牛是重拾儿时的记忆。

  57岁的李生远回忆,他小的时候,庄里几乎家家户户养牛,有的养一头,有的养两头,那时候牛的作用主要是用来犁地,每天铡草、拌料、喂牛,是他必做的“功课”。

  李生远到了中年,随着农业机械化时代的慢慢到来,外出打工的村民慢慢的变多,村里养牛的慢慢的变少,后来基本上就没有了。

  这几年,李生远发现,庄里又有人开始养牛了,有的养几头,有的养十几头,“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国家对养殖业有支持政策,而且养牛的收益确实不错,与过去不同的是,现在养牛主要用来交易卖钱。”

  今年,利辛县在全省率先实施“秸秆变肉”工程,出台了“牛十条”,在养殖户贷款、建牛棚、买保险等方面给予“真金白银”的支持。几个月前,李生远也加入了“养牛队伍”,“我目前只养了两头牛,还没有申请贷款,也没有买保险,以后办理的时候能享受优惠。”

  因为有小时候的经验,李生远养起牛来得心应手,“明年看收益,好的话再多养几头。”李生远打算。

  哞哞哞……走进振兴村李营自然村一处养牛点,10多头西门塔尔牛正在一侧的牛槽里吃草料,个个膘肥体壮。

  这处养牛点是村民范石茵家的。多年前,范石茵从云南昆明嫁到了这里,当时婆家并不富裕,婚后不久,两口子便外出打工挣钱。三年前,为了照顾家里的老人孩子,范石茵和丈夫决定不再外出,在村里养起了牛。“有一头母牛刚刚生了小牛,还是双胞胎,很少见。”范石茵高兴地说。

  在牛棚的一角,堆着一座约两米高的麦秸垛,这是牛的“主食”。“这些麦秸都是我捡来的,肯定不够用,还需要到附近的秸秆收储厂去买一些。"范石茵说。

  范石茵主要从孙庙乡聚昇瑞农机专业合作社购买秸秆。记者在这家合作社看到,3000多平方米的钢结构厂棚内,堆积着大量的小麦秸秆,一台大型揉丝打包一体机正在作业。

  合作社负责人侯明会和记者说,他今年负责5个村约2.5万亩小麦的秸秆收储,收了约4000吨秸秆,“秸秆放在田里对环境造成污染还耽误农作物种植,我们收储起来,揉丝后卖给养殖户作饲料,既给秸秆找到了出路,又方便了养殖户,合作社也获得了收益,一举三得。”

  这几年,靠着打工和养牛的收入,范石茵家盖起了楼房,下一步打算买辆小汽车。“我养的牛又大又肥,一头牛现在有1500多斤,能卖两万多块钱,到年底再卖价格更高,到时买汽车的钱就不愁了。”

  “你们看,我刚买来的40头小牛,多欢实。”在振兴村李蝉自然庄李法辉养殖场,李法辉正忙着照料小牛,给它们打落地针、喂姜汤等,让小牛很快适应新环境,“我贷款95万元购进了这批小牛,贷款利息财政给予50%的补贴,非常划算。”

  李法辉是当地有名的“能人”,前些年在县城做化妆品生意,2021年回到了村里,投资100多万元建起了养牛场。

  刚开始,李法辉购进15头小牛饲养,由于没经验,不懂技术,小牛出现了应激反应,死了两头,第一年没有赚到钱。李法辉不气馁,一边向养殖能手学习,一边邀请技术人员指导,经过一年的摸索,他慢慢的变成为养牛“行家”,“现在牛健不健康,我一眼就能看出来。”

  如今,李法辉的养殖场已有100多头牛,不但可以消纳两个自然村的秸秆,而且还带动了几名村民就业。

  不久前,李法辉卖了29头大牛,赶上了好行情,进账50多万元。“小部分卖到了上海,大部分卖到了淮南,淮南牛肉汤用的牛肉,一部分就来自我们的养殖场。”李法辉说。

  李法辉和记者说,振兴村正在新建养殖场,他已经向村里提出了申请,希望能租几个牛棚,“再多养200头牛不是问题”。

  振兴村党总支书记李军说,村里确实正在筹建一个占地10亩的标准化养殖场,拟建设两三个牛棚。但目前已经有几个养殖户向村里提出了申请,已经不够分了。

  李军和记者说,振兴村现有200头以上的养殖场1个,100头以上的养殖场1个,其他的还有一些散养户,每年可以消纳近千亩小麦的秸秆,养牛慢慢的变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除了省市县出台的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孙庙乡还出台了细则,通过支持散养户养牛、对新建牛场补贴、实行村级‘赛牛’等具体举措,支持当地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这无疑又给振兴村注入了‘新动能’。”李军认为。

  从乡村振兴战略,到“秸秆变肉”工程,振兴村慢慢的变好、越来越“牛”,该村年人均收入已达1.8万元。不久的将来,振兴村将实现真正的振兴。(亳州晚报 汝平 韩璞 江文静)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